在“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放管服”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加強防雷安全事中事後監管,履行好防雷減災監管職責成為氣象部門新形勢下的重中之重。防雷檢測市場的開放,出現了許多新狀況、新問題,氣象部門的職能及監管麵臨新的變化和挑戰。為了防止“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情況出現,讓市場健康而富有活力,能良性發展。
1、構建防雷減災安全責任體係
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聯合發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優化建設工程防雷許可的決定》(國發〔2016〕39號)。推動地方政府將防雷安全工作納入安全生產責任製和地方政府考核評價指標體係。厘清與住建、公路、水路、鐵路、民航、水利、電力、核電、通信等各專業部門的許可範圍。加強雷電災害防禦工作組織管理。
2、落實業主單位防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創新防雷安全監管方式
製定和公布防雷安全重點單位清單,劃分雷電易發區域及其防範等級,尤其是易燃易爆單位。開展防雷安全科普宣傳,嚴格落實防雷安全主體責任,建立防雷安全聯合檢查機製。將防雷安全納入應急部門的安全監管平台,推進常態化綜合執法和聯合監管,建立防雷管理經常性工作機製,全麵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強化防雷安全日常監督執法。對違法行為保持“露頭便打、伸手邊抓”態勢,營造企業不敢違法的市場環境。
3、建立起客觀公正的防雷檢測企業信用評價機製
要按照公共信息容易采集、真實客觀、普遍適用的原則,對防雷檢測企業和從業人員采集防雷防雷檢測市場的公共信息,並據此對防雷檢測企業做出公開、公平、公正的信用等級評價,並將信用評價結果應用於公共信用管理、市場和行業準入、招標投標、日常監管、評優評獎等領域,達到激勵守信、懲戒失信的目的,促進防雷市場健康發展。特別是氣象部門下屬檢測機構改製而來的公司參與到防雷檢測市場。容易給社會造成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印象,監督要更嚴厲,執法要更嚴格,建立一個公平競爭、健康發展的市場。
建築物的防雷檢測的重要地點在哪?
因為現在電氣設備使用的越來越多,而且建築物也越來越高,所以為了安全要求建築物必須定期做避雷檢測,預防雷電天氣下建築物遭受雷擊導致人員和電氣設備發生重大損失。那麽,建築物在做避雷檢測的時候需要檢測哪幾地點呢?
1、配電房
配電房往往統管著建築物中的電力分配,如果這個地方的避雷措施做的不夠好,那麽在雷電交加的氣候環境下就會十分危險。所以,在請專業的海昂拓防雷檢測機構來對建築物進行防雷檢測之時,配電房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檢測目標,需要對配電房內各種設備的外殼、接地導線等進行檢測。
建築物的防雷檢測的重要地點在哪?
2、避雷帶
為了建築的安全在規劃設計的時候往往會設計出一個範圍合理的避雷帶並在其中設置各種防雷設備,所以,避雷帶能起到保護整棟建築不受雷擊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服務更好的海昂拓防雷檢測機構會將避雷帶作為一個重點檢測對象,確保所有的防雷設備都能夠正常使用。
3、監控係統
現在大部分的建築物都配備有樓宇監控係統,這套監控係統對建築物內居民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樓宇監控係統在安裝的時候需要從下而上貫穿整個樓體,一旦遭受雷擊將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樓宇監控係統也是避雷檢測過程中的一個重點檢測目標,要確保監控係統沒有漏電情況,並且接地端子也十分正常。
建築物的防雷檢測的重要地點在哪?
給建築物做避雷檢測的時候還要重點檢測各種強弱電井、建築立麵突出的各種金屬結構。隻有將建築物的各個方麵都做好避雷檢測,才能確認建築物的防雷設施是否完好無損並且能夠正常運行,從而起到良好的防雷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