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8旗舰厅公司建築物的保護
1、宜采用裝設在建築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其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沿屋角、屋脊、屋簷和簷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並應在整個屋麵組成不大於10m×10m或12m×8m(網格密度按建築物類別確定)的網格。所有避雷針應采用避雷帶相互連接。
2、引下線不應少於兩根,並應沿建築物四周均勻或對稱布置,其間距不應大於18m(引下線間距按建築物類別確定)。當僅利用建築物四周的鋼柱或柱子鋼筋作為引下線時,可按跨度設引下線,但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於18m。
3、每根引下線的衝擊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防直擊雷接地宜和防雷電感應、電氣設備、信息係統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裝置,並宜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當不共用、不相連時,兩者間在地中的距離應符合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要求,且不小於3m。
在共用接地裝置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的情況下,接地裝置宜圍繞建築物敷設成環形接地體。
詳見以下規範。
“簡易地網+隔離防護”
傳統的接地技術都是以降低接地網的接地電阻為目標,通過采用不同的接地網建築材料(鋼材、銅材、銅包鋼等材料)、采用降阻劑改善土壤電離度等方法來實現小的接地電阻的接地網。
遠征技術第一次提出了采用隔離的方法隔離雷電流以及其他幹擾源不侵入被保護設備和網絡,從而實現接地和工作的真正目標。
采用電子設備的方法隔離雷電流和其他幹擾源,傳統技術依靠接地電阻小來分流較大的電流分量,而遠征技術通過在被保護的設備的接地線路采用不同頻段的阻抗來實現電流的分配,從而實現分流,電子產品的阻抗提高較接地網降低接地電阻要簡單、經濟的多。
與傳統的技術解決手段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1、建立了新的接地係統模型,按接地的功能進行分組接地。采用“隔離式分組接地技術”的聯合接地係統,規範了接地方法,在工程實現上采用“接地分配箱”的方法,使今後的通信局站的設計、施工、維護更加規範、簡便,尤其是接地線的維護管理更加清晰,完全消除了原來的接線混亂狀態,既降低了雷擊故障概率、提高了網絡運行質量,同時又大幅度的降低了基站建設投資和維護費用,具有很顯著的可靠性指標和經濟性指標。
2、在新的接地係統模型上建立了電源、信號端口的雷電以及其他幹擾源的防護方法,明確端口隔離防護理念,找出設備雷擊損壞的最真實的原因,為選擇更好的防護方法和設施提供理論依據,真正的提高網絡和設備的可靠性。該技術實現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和防雷接地完全隔離,不存在相互影響;有效防止了因為雷電流使地電位提高而造成的電力、電子(通信)設備係統工作接地和機殼的電位提高,保證了電力、電子(通信)網絡的正常工作和設備維護人員的安全。